1.学院党委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根据学校党委要求,学院党委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多轮次的专题学习活动,结合“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等,通过支部书记领学、专题辅导讲座、交流学习体会、观看专题片等方式,分专题章节、分群体类别进行学习。今年共组织理论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3次、读书班2次、纪律专题党课13次,观看红色电影2次。以学促评,在今年学校党委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学院共有10名师生分别被评为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一个教工党支部获评先进党支部;以此为契机,学院党委评选表彰了12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一个先进党支部。通过扎实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和评选优秀典型,营造学院师生奋发有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2.学院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方针,持续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系统凝练学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特色,高效完成了自评报告、巡礼报告及线上评估与现场考察。
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建成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一流本科专业为发展目标,开展了学院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实践教学及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等教学核心内容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形成学院师生关注教学、重视教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顺利完成5个专业和1个试验班的2022版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编写,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能力培养,重构黄大年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试验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学院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完成合格评估
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完成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自我评估阶段总结工作,本次阶段总结全面检验学院学位授权点建设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能够补短扬长,对照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展示建设成效及优势,着力弥补短板与不足,充分听取专家评审意见,结合学位点建设实际,着力构建良性互动的学科生态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4.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培养,加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持续开展本科教学研究和创新团队建设,组织教学培训和经验交流,获得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教学数字化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吉林大学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一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团队”获吉林大学 “实践教学团队奖”,获批吉林省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吉林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6项,“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本科实践教学建设项目-教学改革研究类”项目共8项;获批吉林大学本科数字教育标杆课程1项,“吉林大学本科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项目2项。
学院高度重视和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对研究生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获批“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4项,“研究生全英文课程”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2项。
不断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率98.9%,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率99.4%,获得吉林省优秀学位论文3人。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养,2名校外合作导师被推荐为吉林省产教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本科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2项,省级竞赛奖项32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1项,第四届水科学数值模拟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4项,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项等。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30项,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为加快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博士研究生申报并获批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项。
此外,2021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俞梓萌获评吉林大学2023年度“十佳硕士研究生”。
5.优化人才引育并举机制 促进人才增量
党政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充分宣传学校、学院,延揽人才,一年来,人才工作有新的突破。2024年引进国家优青1人,校外引进唐敖庆青年学者2人,培育唐敖庆领军教授B岗2人、英才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截止目前,我院共有各类唐匡人才32人。除此,1人获评吉林省“长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6.学院科研工作成绩再创新高
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我院苏小四教授申报的“地下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项目获批,合同经费1286万元;秦传玉教授申报的“强渗透性地层污染扩散优势通道识别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项目获批,合同经费1500万元。
今年我院共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项,其中15项获批,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总体获批率为26.32%。其中面上项目获批9项,面上项目获批率为26.47%,青年基金项目获批5项,青年基金项目获批率为38.46%,获批联合基金项目1项,总批准经费849万元。
2024年科研到款经费6590.9万元,横向到款经费3005.39万元,均创历史新高。未来,学院将继续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再接再厉,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人才孵育,加强项目申报的动员和组织,持续推动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7. 国内外学术交流丰富多彩 国际交流合作再添新朋
学院坚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搭建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2024年6月,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这是学院首次与德国高校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2024年,学院邀请18位外国专家线上、线下交流,组织“国际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际学术名家讲座”8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Bruce E.Rittmann教授受聘学院名誉教授。此外,学院新增5名政府奖学金国际留学生。
8.“2024年国际地下水会议”和“2024年国际干热-超热地热资源研究与开发研讨会” 顺利召开
2024年8月9日-11日,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2024年国际地下水会议(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Groundwater 2024)在长春市成功举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地下水相关研究领域的883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会人数为历届国际地下水会议中最多的一次,为推动我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9. 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2024年,学院本科生招生宣传精讲团在河南省多地进行吉林大学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宣讲团由学院党委书记汪祥松带队,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吴哲担任组长,在吉林大学河南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年度共开展了3批、40余次招生宣讲活动,报名参与教师30余人次,走访高中23所,开展招生宣讲15场,参加高招政策解读会12场,授牌“卓越生源基地”1个、“优秀生源基地”7个,促成“大中合作”10余个。在书记院长亲自部署谋划、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地区负责、教师积极参与招生宣讲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助力学校河南招生宣传工作迈进更高阶段,2024年吉林大学河南省本科普通批次理工类最低位次大幅提升,上升17863位。
同时,拓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广度, 2024年先后在贵州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云南大学等学校进行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同时通过直播、腾讯会议等进行了线上宣传,并在7月份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了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加强了研究生宣传力度,效果显著,营员数量和推免生数量均超过了以往人数,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通过举办招生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生源渠道,提高了生源质量,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
10. 学院多措并举力促就业工作上台阶
成立学院学生就业工作小组,针对不同年级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组织院级职业规划比赛,针对毕业生实施分类就业意向管理,升学率、就业率稳步提升。2024年度,共有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职业规划大赛,学院发布学生就业信息300余条,提供近千个岗位供学生选择,学生需求与就业岗位比例近1:10。2021级本科生推免人数39人,其中16人保研本校,升学率达55.8%。202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8%,硕士研究生就业率89.87%,博士研究生就业率90%,均创历史新高。
11.深化青年思想引领,学生培养再获佳绩
学院积极引领青年学生挺膺担当,组织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宣传新思想、展现新面貌、绽放新力量,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团委获评“先进基层团委”;组织院级社会实践团队2次获评吉林大学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成功立项团中央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心理健康青春行”专项活动、入选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共同发起Movers 4 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入围2024年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核心项目,成为2024年第八届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成功立项的100个团队之一;学院学生会获评“吉林大学优秀学生会”,下属学生社团获评“吉林大学五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