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本科生 - 活动风采 - 正文
为爱上色 阳光童行|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阳光“童”行支教队集合
发布日期:2024-07-04 13:02:46 作者:   来源:    阅读:

携青春与力量、播种童年的渴望与梦想、描摹生命的色彩与光芒。2024年,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开展「为爱上色」系列美育支教和多元创意课程,并开展“采色行动”乡村特色文化调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支教队成功入围2024年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核心项目,期待与知行计划一起,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以科技赋能青年成长。

随着烁日暖阳升起,一声蛙叫打破乡村清晨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心怀对知识、梦想和对教育的热爱,支教队踏上了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的征途,期待在这片开满金银花的土地上,书写属于支教的美好篇章,让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同样绽放在这片土地。

【支教团队简介】

支教队由来自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的指导老师李薇和15名同学:许斯棋、张利果、王瑞昕、赵荣谦、刘亦阳、张稚涵、王子心、魏兴妍、张家奇、陈国栋、丁国洋、李浩维、王世融、潘冠霖、易萧霆,共16名成员组成。

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充满热情的学生,每一位成员都经过了严格选拔和培训,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希望通过支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乡村的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支教学校情况】

黄德镇第二小学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是由附近三个村庄共同组建而成,近年来在黄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取得成绩。但仍受限于地区较为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多方面原因,学校迫切需要更优质的师资力量助力。

时值暑假,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并未消减,留在学校多是托管的学生。学校共有6个年级,一个年级为一个班,每班20人左右。孩子们在学校上课和完成作业,课间在空地活动。当支教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时,学生们脸上露出的求知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带给了支教成员们无限动力和鼓舞。

【前期准备工作】

支教开始前,学院和成员们已经着手制定和购买了需要用到的床垫、枕头等生活用品,横幅、海报、旗子等宣传物品及卡纸、超轻黏土、沙画等上课会用到的课堂材料。

由于交通与物流设施尚不完善,前往镇上收取快递面临诸多不便。然而,在支教队成员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成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于7月1日冒雨成功取回了所有期盼中的快递包裹。

之后,成员们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合力将课程安排、人员分工、物资备品及宣传物料等悉数整理出来,大家齐心协力,高效完成每一个任务,都对这次支教活动充满干劲和期待。

【教学相关准备】

和原计划不同的是,支教队抵达新乡市后才被告知原支教小学无法进行教学活动。最后,经过多方协调安排,支教团队成员目前教学于黄德镇第二小学。

在和黄德镇第二小学校长黄老师、业务校长岳老师以及大庄张小学王致老师讨论支教相关事宜时,支教队切实关心支教小学的学生情况和考虑支教队学生们的需求,与三位老师认真沟通,掌握了学校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在当地村民热心的帮助下合理安排了成员们的食宿问题。

【支教居住环境】

正值放假,黄德镇后老岸村的一所幼儿园暂时空闲下来,成为了支教队的临时住所。

成员们居住在三间教室中,6名女生住一间,9名男生分别住在两间教室。一起将教室洒扫干净、桌椅擦洗干净,因为没有窗帘,就将窗户贴上报纸,再将学校的体操垫铺在地上、放上床垫褥子,这样就完成了支教队小家的搭建。

525104

在打扫过程中,不断有居民前来打招呼,纷纷表示“可以上我家来洗澡!”“有啥需要的就说,我们家就搁对面嘞!”居住条件艰苦,但村民们的热情深深刻在支教队成员们心中,简单但不失温馨。

在支教地居住的第一晚,同学们第一次体验简陋的洗漱环境,在雨声中一边和蚊虫作战,一边洗漱。几位女生第一次面对旱厕有些束手无策,最后也克服了心理的恐惧,与当地生活条件达成某种平衡。

7月2日,为了解决喝水的问题,黄校长找来了几桶饮用水。在搬运过程中,支教队成员们还成功借到了热心村民家的三轮车运送桶装水,老乡表示“你们有需要可以随时来借车!”

在老乡的帮助下,成员们还借助村民家中的洗浴间成功地洗去炎炎夏日的燥热和暑气,获得一身清凉。

7月3日,支教队成员全部到齐,集合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梦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97840

请跟随阳光“童”行的步伐,一起走进这个夏天的支教故事,感受那份来自乡村的纯真与希望,见证知识与梦想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撰稿人:张利果

校对人:许斯棋

指导教师:李薇



关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 电话:0431-88502606 传真:0431-88502606 邮箱:cer@jlu.edu.cn

Copyright © 1996-2020 |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