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有一片渴望知识的沃土,等待着爱与智慧的灌溉。6月30日,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阳光“童”行支教队踏上支教之旅,跨越1500多公里,来到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第二小学,传递知识的火种,点亮那些纯真眼眸。这是一场心灵的远行,一次爱的接力。支教队希望通过行动在支教的田野上播种梦想,用知识的甘露滋养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心灵,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温暖与力量。
支教队成员全部来自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由一名指导老师李薇和15名同学组成。支教时间从6月30日至7月13日,持续14天,面向黄德镇第二小学6个年级班级、100余名全体同学进行授课,课程内容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培养、普通话等,总课时达60余节。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在授课的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整理材料、撰写快讯,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8条推文,总浏览量4000+;制作7个支教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同步推送,单个视频转评赞高达到3000+;支教队微博号发布20余条微博,多次荣登新乡24小时微博榜前20名。
支教队入选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共同发起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同时入围2024年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核心项目,获得2024年第八届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立项。通过长达3个月的准备,16名成员圆满完成了为期半月的支教工作,这段精彩旅程成为师生们难忘的人生经历。
初入支教地,灰尘遍布、杂物堆积的幼儿园是我们的居所,没有舒适的床铺,就将海绵垫拼接在一起;没有遮光的窗帘,就用废旧报纸糊窗户;没有放置物品的地方,就用小凳当床头柜。团队紧密协作,汗水与笑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迎接挑战,将简陋的宿舍装扮得干净温馨。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在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携手前行,用我们的爱心与智慧,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希望与梦想。
--队长 2021级 许斯棋
在短短的支教时间里,我们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一节课,每一次互动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热情。这段支教的经历让我自己成长了许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和调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辛苦与成就。我珍惜与学生们相处的每一刻,感恩这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我相信,这些经历和感悟将会成为我未来生活中的宝贵财富,激励我继续前行,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
--副队长 2022级 张利果
引领孩子们探索彩绘与黏土的奇妙世界,是一段无比温馨而充实的时光。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创造出五彩斑斓的画作和形态各异的黏土作品,那份纯真与创造力让我深受感动。每一次课后,孩子们紧紧抱住自己的作品,那份珍视与自豪,让我深刻感受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抚慰。我更加坚信,支教不仅仅是我给予孩子们的一份帮助,更是他们给予我们的一份无价的礼物——那份纯真、那份热情、那份对未知世界无尽的好奇与向往,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最纯粹的美好。
--2021级 王瑞昕
给同学上书法课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看到他们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感到十分欣慰。在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了书法的发展历史和演变种类,领略了名人名事名帖的魅力,更一起学习了楷书钢笔和毛笔的书写技巧。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能够让同学们在书写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希望这次书法课能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珍视和传承我们的文化瑰宝。
--2021级 赵荣谦
支教活动中,作为普通话授课教师,我们开展了趣味课堂和互动游戏,看到孩子们从对普通话的陌生到逐渐自信地使用普通话交流,我感到十分欣慰。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我深刻体会到,传承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文化和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孩子通过语言这座桥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022级 张稚涵
很喜欢的一张合照。在两周的支教的日子里,我们忙碌而充实。在备课之后的闲暇之余,有着共同游戏爱好的支教队成员们会围坐一起,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那一刻,我直观地感受到了青春的肆意和无畏,无论是游戏中的boss还是生活中的困难,似乎永远无法打倒正处于年轻热血的我们。而这段共同度过的时光,会是我生命中永远闪耀的光亮,那就祝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022级 刘亦阳
心理课上,当看到孩子们拿着完成的作品时那开心的模样,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他们眼中闪耀着光芒和自己成果的自豪,是对未知探索的渴望。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希望之火。每一个精心制作的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创造力。这一刻,我深知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更加坚定了继续为他们带来知识和快乐的决心。
--2023级 潘冠霖
参与两周的乡村支教活动,我收获颇丰。尽管教学设施简陋,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我尽力将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看着他们一点一滴地进步,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次支教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也让我认识到教育对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努力能为他们的未来开启一扇窗,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支教的行列中,共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级 陈国栋
作为支教队的一员,我非常开心能够深入到农户的家中,切身地去感悟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来到金银花种植加工地,学习探索金银花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采访了金银花种植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储存、销售流程。金银花的种植与加工,是封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支教过程中,我们通过故事化营销策略,讲述金银花与黄德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故事,提升品牌的情感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3级 魏兴妍
这张照片是在我在其他成员上课的过程中捕捉到的,孩子们围坐在课桌旁回答问题,老师俯下身子认真听孩子们的回答,这也是我在课上时常做的事。上课过程中,我会认真倾听学生提问,给予相应的回答和解释;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会注重情感需求,给予同学们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这样的互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信任,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也通过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023级 易萧霆
两周的乡村支教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这里的孩子们虽然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环境中,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却异常强烈。在与他们共同学习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光芒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次支教经历不仅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让我认识到教育对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努力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支持乡村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2023级 李浩维
在支教途中,有幸参观了金银花的生产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与劳动的美妙结合。从嫩绿的藤蔓到金黄色的花朵,再到精心炮制成为药材,每一步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与智慧。金银花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收获,同时激励我在支教工作中,努力引导学生们尊重自然、热爱劳动,共同守护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2023级 王世融
在两周的支教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心灵的交流。有一次,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认识自我”的心理课,鼓励大家通过绘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一个小女孩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彩色的世界,她说那是她心中的梦想之地,充满了爱和希望。那一刻,我被孩子们的纯真和创造力深深打动。我想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它让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珍视与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交流。这段时光,如同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感悟,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2023级 丁国洋
参观开封博物馆,仿佛穿越千年时光隧道,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辉煌历史。从北宋的繁华市井到文化的璀璨星河,不禁让人感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更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支教路上,我们带着这份感悟,更加坚定了用教育点亮希望,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心灵的信念。
--2023级 张家奇
在支教的时光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与温暖传递的喜悦。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是我心中最灿烂的风景。每一次解答疑惑,都像是点亮了一盏盏求知的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支教之旅,让我学会了耐心与坚持,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这段宝贵的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2023级 王子心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获得了许多支持与鼓励。感谢黄德镇第二小学黄鹏华校长、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大庄张小学王致校长,为支教队协调支教学校,提供住宿等生活便利,带领大家调研走访,没有两位老师的帮助就没有这次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感谢榴心社工为孩子们捐赠了宝贵的书籍,为支教队员们送来了丰富的食品物资,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士气;感谢支教队成员家长,在绵绵细雨中,帮助团队运送物资、安置住宿,“雨中送炭”温暖心房;感谢热情村民老乡,提供了洗澡场所、提供交通车辆,让远离家乡的支教成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衷心感谢在支教过程中帮助过支教队的所有人,是大家的热情参与和无私奉献,让这份爱心与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支教之路充满温暖与力量。支教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成长的旅程。这一次,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阳光“童”行支教队圆满完成乡村支教活动,我们下次旅程再会!
撰稿人:李薇、王瑞昕、支教队全体成员
校对人:李薇
图片拍摄:支教队成员
指导老师: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