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快讯 - 正文
两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4-01 14:33:31 作者:   来源:    阅读:


2025328-29日,由新能源与环境学院苏小四教授和秦传玉教授分别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地下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和“强渗透性地层污染扩散优势通道识别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杨帆、吉林大学科研院科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庆出席会议并致辞,启动会由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董双石主持。

会议邀请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天津大学赵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梦舫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石效卷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文东光研究员、河海大学束龙仓教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玉锁研究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郑春苗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席北斗研究员和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秦冰正高级工程师,成立2个专家组。王焰新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了实施方案论证会。

项目首席科学家苏小四和秦传玉教授分别详细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材料齐全,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紧跟技术前沿,创新性突出,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预期成果对于创新地下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技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加快形成可推广的强渗透性地层污染地下水长效、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围绕加强课题间的协作、关键技术研究的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组织管理和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项目均由吉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南京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地下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联合南京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强渗透性地层污染扩散优势通道识别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来自各相关单位的1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通过“顶层设计-专家把脉-团队落实”的研讨思维,进一步凝练了核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有效支撑地下水水源地和强渗透性地层污染风险的精准管控,对于提升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能力,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服务好国家重大需求。



关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 电话:0431-88502606 传真:0431-88502606 邮箱:cer@jlu.edu.cn

Copyright © 1996-2020 |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