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信息 - 正文
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人才招聘简章
发布日期:2015-05-28 22:49:09 作者:   来源:    阅读:

盐城工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美誉的国家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中心城市之一——盐城市。学校设有15个公办二级学院和5个教学部,设置5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万余人,联合、全程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50多人。

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05月,现设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保设备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另外,学院拥有实验中心1个,江苏省环境保护海涂生态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实践中心1个。

盐城城市交通发达,离市区10公里左右的东郊有南洋国际机场,每周有40个航班往返于北京香港广州昆明上海长沙、武汉、西安、台北首尔等国内国际城市。沈海高速、宁靖盐、徐淮盐、沿海高速穿境而过,到上海、南京车程只需两个半小时。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新长铁路可直达北京南京哈尔滨兰州太原成都济南青岛等城市。

盐城正依托国务院江苏沿海地区大开发战略蓬勃兴起,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正饱含期待的目光,新兴的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敞开宽阔的怀抱,竭诚欢迎各位加入到团结、协作充满激情的团队中来。

 

招聘专业:环境工程 (有工程实践背景优先)

环境科学

环保设备相关专业

招聘条件:博士研究生

招聘人数:不限

引进待遇:

    待遇

人员

购房补贴及安家费

(万元)

科研费

(万元)

 

配偶安置

备注

博士A

一档

50

实验学科20万元,

非实验学科10万元。

酌情考虑

1A类博士评价标准详见《盐城工学院2015A类博士引进待遇、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一览表》;
2
、特殊人才者,待遇可面议。

博士A

二档

40

博士A

三档

30

B类博士(分紧缺与非紧缺专业)

101520万元

实验学科7-10万,

非实验学科5-8万。

紧缺专业

酌情考虑

 

特殊人才者,待遇可面议

注:1.A类博士(分为三个等级)

1)原则上根据博士近年来所取得科研成果的水平,将A类博士分为三个等级,即:A类博士一档、A类博士二档、A类博士三档

2)博士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指高水平的论文、课题、项目、专利、获奖等。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对不同学科(专业)实行有区别的成果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详见《盐城工学院2015A类博士引进待遇、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一览表》

3)国内优秀博士,主要是硕博均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211”高校或学科专业排名前三的高校,导师应为同行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海外优秀博士一般毕业于海外知名大学(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或在重要科研机构有过任职经历。海外优秀博士引进优先。

4)优秀博士在科研成果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理工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文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一类(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SSCI/A&HCI 检索1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5)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文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理工科一般不超过35周岁。

6)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2.B类博士(分为紧缺专业与非紧缺专业)

1)原则上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2)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文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理工科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海内外杰出人才、专业优秀团队、学科学术带头人、教授不受本招聘计划限制。人才引进政策详情见盐城工学院人事处网站

http://rsc.ycit.cn/ArticleView.aspx?ArticleId=197&columnid=0702

 

应聘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邮件至

huijoinnow@163.com41445132@qq.com

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所学专业+学历学位或职称+毕业学校。

联系人:高老师   18261903315

联系电话:0515-88298810   传真:0515-88298810

 

                                                    一五年三月十日

关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 电话:0431-88502606 传真:0431-88502606 邮箱:cer@jlu.edu.cn

Copyright © 1996-2020 |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