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培养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组建阳光“童”行支教队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进行支教,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在当地进行走访调研,开展“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社会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和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
“阳光洒满黄土地,匠心传承在乡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黄德镇隶属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坐落于黄河冲积平原之上,地处新乡、安阳两市及延津、长垣、封丘、滑县四县交界,是封丘县的北大门,以其肥沃的土壤、宜人的气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的农产。黄德镇特色产业有金银花,是一个被誉为“金银花之乡”的农业大镇。本次调研中,支教队先后来到金银花种植加工地、编织笆斗的老手艺人家中、柳编的加工车间,学习探索金银花种植技术加工工艺,找寻乡村匠心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练就兴农本领。
“封丘金银甲天下”-黄德镇的金银花
金银花,正名为忍冬。“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其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封丘金银花是国家注册认定的金银花原产地品种,是国人认可的无污染,无公害产品,自古中国就有“封丘金银甲天下”之称,“封丘绿康”就诞生在封丘县黄德镇大张庄村。
在封丘的田野上,金银花如雪般纯净,静静绽放,每一朵都承载着农人的希望与汗水。
金银花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花期为每年的5月-8月。种植金银花的农民们精心培育,确保每一朵花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被采摘。
随着阳光的洗礼,采摘下的金银花在晾晒架上缓缓蜕变,花瓣逐渐收紧,香气愈发浓郁。金银花的种植与加工,是封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金银花偏好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的pH值在6.0至7.0之间最为适宜;喜光照,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
经过精心加工,它们转化为珍贵的药材:金银花是中医中常用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功效,市场需求稳定。所以,金银花种植也是黄德镇的一大主要经济来源。
通过走访,支教团成员一致认为黄德镇应进一步强化“金银花之乡”的品牌形象,通过故事化营销策略,讲述金银花与黄德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故事,提升品牌的情感价值。如何将这份自然馈赠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能,将这份美丽转化为经济的繁荣,让乡村振兴之路更加宽广,是支教队成员在接下来的实践调研中需要继续思考并以行动解决的问题.
笆斗簸箕编制-黄德镇的老手艺人们
在封丘县的黄德镇,古老的手艺人以匠心独运,编织着笆斗簸箕,这些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每一根藤条在他们手中跳跃,如同生命的旋律,编织出生活的坚韧与温暖。这些笆斗簸箕,不仅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也映照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它们是封丘土地上,最朴素而又最动人的诗篇。
走进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我们被一项古老而质朴的手艺深深吸引——笆斗与簸箕的制作。笆斗,意思是柳条编的盛器,底部半球形。编制笆斗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通常包括:选材、清洗晾晒材料、编制基础框架、加固关键部位、调整成型、收尾装饰6个关键步骤,以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闻名。
匠人们精选坚韧的藤条,经过浸泡软化,再以巧手编织成形。牛皮筋的巧妙使用,不仅加固了笆斗的结构,更赋予了它独特的弹性和耐用性。在老手艺人的巧手下,一根根竹条、一片片柳编,经过精心挑选、编织、打磨,最终化身为既实用又美观的笆斗与簸箕。
每个固定结的价格2.5元,成品具有耐用性,其使用年限长达二三十年等实用价值。随着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笆斗的市场需求逐渐上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支教队员王世融:“走进这片神圣的地方,我切身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与幸福,烈日下的采摘,浇灌出金银花的绚丽,一刀一钉下秀出一只笆斗,精巧而不失其坚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制出人们对亲人的思念,编出一件件精致的箩筐…他们用汗水浇灌大地,编制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洪流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却承载着祖辈们的智慧与汗水,是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步,支教团将通过网络平台和文化节庆活动,协助当地居民推广笆斗、簸箕编织技艺,提高公众对其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识。在与手艺人们的交流中,支教团成员也建议创新笆斗、簸箕产品样式,拓展其在家居装饰、礼品等领域的应用,以增加市场竞争力,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吸引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
柳编的故事-黄德镇的非遗文化
在封丘县的非遗文化中,柳编的编织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柳条在匠人的巧手中轻盈舞动,编织出形态各异的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柳编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封丘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编织柳编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选择和准备材料、浸泡及晒干柳条、设计图案、编织加固、修整装饰。
在封丘县的柳编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将柳条编织成各种形状的篮子和装饰品。他们戴着手套,以防柳条尖锐的部分刮伤,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编织的速度和精确度。每一道工序,都是对手艺的极致追求,每一次编织,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
支教队员张家奇:“在支教的旅途中,我有幸目睹了手艺人编织笆斗、柳编的过程。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每一根柳条都承载着匠人的情感和智慧,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一个故事。我被他对工艺的专注和热爱深深打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匠人们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用时间打磨每一件作品,这让我对‘慢工出细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支教队员潘冠霖:“柳编的编织,是指尖上的艺术,是岁月沉淀的智慧。在封丘的柳编车间,见证一根根柳条在匠人手中舞动,编织出生活的诗篇。这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人心生敬意。”
在与车间老板的交谈中,支教队了解到了车间现行的运营模式。镜头下,我们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瞬间:老艺人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双手,还有那在阳光下泛着温暖光泽的成品。这些画面,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匠心精神的最好诠释。
支教队成员们与手艺人交流学习,聆听背后的故事,感受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热爱。我们深知,每一次的探访与记录,都是为了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份来自乡土的温暖与力量。
支教队在封丘县黄德镇的社会实践之旅,是一场心灵与文化的深度对话。在黄德镇的这片热土上,阳光“童”行支教队不仅播撒了知识的种子,更点亮了传承的火种。通过亲身体验金银花的种植、笆斗的编织与柳编的艺术,成员们不仅学习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支教队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瑰宝,让匠心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撰稿人:张利果
校对人:王瑞昕
摄影:王世融
视频剪辑:张利果
指导教师: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