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为培养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通过选拔一批有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使他们能立足实际、潜心研究、快速成长。
2、选拔与培养向年轻教师倾斜,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引入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滚动支持。
3、入选人员选拔全学院统筹考虑,各学科间不搞平均主义,但适当照顾不同学科和方向。
二、培养计划
1、本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个周期资助5名左右青年教师。每个周期结束后重新评选,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可重复申报和入选(已列入更高层次培养计划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入选)。
2、对入选青年教师,学院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数额根据当年学院的财力决定)。
3、对入选的青年教师授予“环境与资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简称:环资优青)”称号。
三、选拔条件
1、热爱祖国,学风端正,师德师风高尚。
2、具有博士学位,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
3、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历年来年度考核为合格或以上。
5、截止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未满38周岁。
6、原则上向年轻教师倾斜,同等条件下年轻者优先。
7、原则上应承担过1门次以上的理论课教学任务(主讲),且教学效果良好或以上。
8、近三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多篇SCI学术论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主持或参与完成研究项目,成果和经费的数量和质量均处于本学科青年教师前列。
四、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申请内容中要包括未来两年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设想和预期成果等。
2、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申请人陈述和答辩,对申报人选进行评议,确定推荐人选。委员会重点考察申请人的工作基础和创新潜力。其中工作基础方面,重点考察申请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创新潜力方面,重点考察申请人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所展现的创新能力及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前沿性。
3、在学院网站公示推荐人选,不少于3个工作日。
4、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正式确定人选。
5、原则上每年的报名、材料提交和学术委员会评审时间均与当年教师职称评定的时间相一致,具体安排以学院通知为准。被确定的人选从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计算培养周期。
五、其他培养措施
1、学院和系在科研条件、实验室和仪器使用、科学研究团队、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帮助和适当倾斜。
2、入选人员列为学院负责建设的国家“111”基地建设团队成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到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或到国内高水平机构进修学习。
3、同等条件下,在科研项目申请、评奖评优、学校和省人才称号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
4、同等条件下,应聘高一级职务时优先推荐。
六、目标考核
1、培养期内的青年教师必须申报学校相应的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每年进行一次汇报。汇报当年所取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及今后的计划,并面向全院做一次学术报告。
3、积极申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七、其他
1、对于出国培训(或留学)人员,期限为一年以内的可以申报本计划。对于没履行审批手续逾期未归的,其资助资格自动失效。
2、对调离学校或教师岗位的入选者,学院将取消其资助资格。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二○一七年十一月